香港人烟稠密,环境挤迫,生活空间的确不算抱负。但是,只需特区政府和市民一同运用才智,发挥构思,仍能善用有限的资源,尤其在古蹟或野外场所,都可认为香港社会供给更多陶冶性情、纾解烦忧的诀窍。
视觉艺术类别而言,以往放在室内的著作都被称为雕塑。美国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起呈现“公共艺术”的名词,意指具公共性、艺术性和在地性的大型雕塑著作。这些著作大多展现在野外场所,与大众构成地舆关係和心灵交流。香港沙田的城市艺坊於二○○八年为合作北京奥运而建构成展览空间,从前展出不同艺术家的著作,例如香港设计家刘小康的《幻彩神驱》和内地汕头大学老师张宇的马型雕塑《逐个》。
扮演艺术方面,曾经香港的粤剧分为“戏院戏”和“街戏”,前者在室内戏院的舞台扮演,后者在野外球场建立小型舞台和简略观众席而扮演。不过,“街戏”仅仅为了开辟可供扮演的场所,作为剧团营运和推行粤剧的方法,製作方针为本,并非真的旨在与环境合作,然后发挥艺术构思。
两岸的艺术家更具探究精力和气魄。二○一○年,内地“崑曲王子”张军製作及主演实景园林崑曲《牡丹亭》在上海朱家角开演,并成为同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外文明展演戏码。两年后,该剧在崑曲诞生地江苏昆山落户亭林园区,成为内地第二个常演基地。另一方面,台北云门舞集於二○一三年创造《稻禾》参加“池上秋收稻穗艺术节”,舞团在大自然阳光底下的稻田前面起舞,天人合一,令观众心往神驰。
香港好像较难作出合作环境的艺术扮演,但也并非不可能。志莲淨苑於二○○九年便曾扮演崑剧《长生殿》,别的间歇亦有古琴演奏会。在清幽雅静的亭园之内,听一阕崑曲,赏一折古琴,能让观众远离俗世繁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