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冬生出生于“舞台艺术世家”,他的父母都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多年来活跃于舞台艺术创作一线,在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之下,他对舞台的艺术审美和创造力似乎是天生的。1993年,他从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设计专业毕业,目前就职于北京舞蹈学院,任青年舞团副团长,是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硕士生导师。同时他还是大凉山国际戏剧节的发起人、视觉总监、艺委会成员和中央戏剧学院教学实践指导专家、上海戏剧学院驻校艺术家以及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舞台呈现方向导师特聘教授。
从业近30年,任冬生参与创作了多部观众耳熟能详的艺术作品的舞台和灯光设计,包括《山水谣》《南京1937》《天路》《李白》《永不消逝的电波》《只此青绿》《对线》《伟大征程》等,其体裁和形式丰富多变,涵盖了包含舞剧、话剧、音乐剧、儿童剧、杂技剧、舞蹈、综合晚会、大型多媒体演出等在内的多种不同演出类型。
戏剧演出是综合了视觉和听觉艺术的作品,在视觉范围内,舞台美术是汇聚演员表演之外的重要环节。舞台上的方寸空间,是任冬生无限灵感的画布,幕布缓缓拉开,看着舞台被灯光一寸一寸照亮,那是他最有成就感的一刻。
我们通常所说的舞台美术,主要是从视觉这一部分来划分的。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舞美设计,其实更准确地来讲,还包括灯光设计、服装设计、化妆、道具设计;从当代的舞台现在的状况来看,还包括了多媒体设计,具体是由这几个专业构成的。
从整体上来说,一部戏剧的呈现无非就是视听两个方面。那么从视觉这一部分来说,舞美和灯光更多地承担了环境的塑造、空间的设置等工作。如果划分区域,其实灯光最基本的作用应该是照明,就是让观众看清楚每一个演员的表演。当然随着灯光设备质量的提升,或者说科技含量的提高,可能在舞台的色彩和明暗上,灯光所能表达的语汇慢慢的变多,所以在整个视觉体系里面也越发重要。
—你当初选择从事这一行的原因是什么?入行的经历是怎样的,可以和我们简单分享一下吗?
其实我最开始是学习绘画专业的,在十六七岁的时候就进入到专业的绘画训练当中,当时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美院学习传统的油画、壁画、版画之类的;还有另外一个选择就是工艺美院,现在叫清华美院,去学习实用美术,比如环境艺术、装饰艺术,还包括工业造型设计等,其实设计的行业运用是十分普遍的。因为我的父亲就是舞台美术设计专业的,我的母亲也是从事舞台艺术的,我可能对舞台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所以当时就选择了中央戏剧学院。
在专业选择上,我的父亲认为灯光设计可能在未来舞台上的重要性会慢慢的高,所以当时我就选择了报考中央戏剧学院的灯光设计专业。
我是1989年考上的中央戏剧学院,1993年毕业的,那个时代正好是灯光设备的一个转型期。我们在大学里学的绝大多数都是传统的灯光设计理念和传统的灯光设备使用,比如说我们当时采用的都是模拟的系统,控制的灯光数量少,设备比较庞大,操作起来也很复杂。而当我毕业的时候,灯光设备已经走向了现代化,包括数字系统的引入,还有电脑灯的使用等,大概在前后五六年间,灯光设计的理念有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你参与过很多类型和规模的舞台艺术创作,在你看来,话剧、音乐剧、舞剧在舞台和灯光的设计上有什么不同的要求?它们的共同之处又是什么呢?
当然每个剧种、每个品类可能都会有一些不一样的特征和需求。比如对戏剧来说,它在舞美和灯光上更注重演员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在环境的设置上,像传统的自然主义戏剧更注重真实感,比如对壁灯、篝火等环境的细致刻画。对舞剧来说,它可能更强调演员的肢体表达,包括跳、转、翻,还有形体的姿态等,所以在舞蹈当中,我们更多地使用侧光来勾勒出演员的体态。而音乐剧更时尚一点,需要通过灯光和色彩来强调音乐、舞蹈和戏剧之间的配合,同时有戏剧的特性,又兼具舞蹈的特性。你可以像贴标签一样把它们区分开来,但其实它们的内核都是一样的,就是要通过舞台、灯光、服装、道具等手段,来构成一个完美的戏剧性,能够完整地、顺畅地讲述一个故事。
目前我们所处的是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有很多的科学技术手段,包括AI、VR、全息影像、裸眼3D等,其实我们都在舞台上进行过一系列的尝试和实验。当然并非是所有新技术都适合拿到舞台上,但是从个体的角度来说,我一直觉得舞台跟科技是密不可分的。从历史上来看,在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就已经把绘画中的透视概念运用到舞台上,在灯泡被发明出来之后,也是第一时间被运用到舞台上,所以从脉络上讲,舞台是从来不拒绝科技的,甚至它还会促进一些科技的进步。
比如说我们和张艺谋导演合作过一个《对线》的演出,就是将科技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结合起来。在三季的演出当中,我们尝试了各种当代科技,通过飞行球激光、全息机械臂等手段跟非遗文化之间的对接,展现我们当代的一些困惑,提出了一些哲学化的问题,比如说到底是科技主宰了人类,还是人类主宰了科技?让观众自己去思考和感受。
我们其实一直不断地在科技与艺术上进行一些尝试,每一个舞台艺术家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我们的目的是想让科技更具有温度感。
我个人觉得,舞台就是一个实验场,而设计师的责任就是如何去选择,以及用什么样的技术去完成什么样的艺术效果,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怎么样来判断和平衡很重要,因为咱们不可以让一个舞台变成一个秀场,舞台的主体永远是戏剧本体,是演员本体。
我想首先是简约,我觉得舞台上的视觉呈现越简约、越明了,它所能表达的空间就会越广阔、越深邃。
其次是多变,你不能让每一部戏都是同样的一个风格。每个戏都有不同的主题、不同的表达,甚至是不同的导演、不同的演员、不同的团队,那么你作为一个设计师,要让你的设计的具体方案更符合这个主题和整体舞台的需求,而不是一种个性的彰显。所以我希望我的变化更多,希望我的作品能够贴合剧目。
最后是思索,我特别希望可以通过我的舞美和灯光设计,给观众一些隐喻和暗示。因为舞美和灯光都不能说话,但是我通过舞台的空间、灯光的明暗、光色的变化,给予演员一个心理空间,然后通过这样的心理空间来影响一些东西,给观众以触动。
其实我刚毕业的时候,剧目生产是很疲软的,也没那么多戏给我做。因为生产力的低下,我刚毕业的时候也从事过很多其他的相关工作,比如手机发布会、汽车发布会等,但是可能因为我对戏剧有一种情结,老天在冥冥之中自有安排,包括国家艺术基金的建立,很多院团也能申请到经费来创作,舞台艺术慢慢地开始发展起来,我也能够更多地参与到其中。我觉得舞台艺术的创造性和实验性给了我很大的一种获得感。如果去做发布会或者晚会,它过去就过去了,留存不下来,甚至它是商业来主导的,作为一种糊口的方式,用来挣钱养家没问题,但是要想获得更加多的价值感和成就感,我觉得只有舞台艺术能给予。
我觉得首先要热爱这一方舞台,当你走近舞台的时候,你闻到空气中化妆品的味道,你会感觉到幸福,那么你就要继续坚持。当你坚持到把整个舞台融入你的身体里的时候,你就能驾驭这个舞台。当你能驾驭这个舞台的时候,你就能找到一种无与伦比的幸福感,因为这里是创造梦想和奇迹的地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退休了!工龄36.67年,个人账户185568.54,某企业职工退休金曝光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京东11.11买iPhone 16立减500元 还送一年期AppleCare+
京东苹果双11大促!iPhone 16系列优惠500元:还送1年Apple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