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老年人日常活动的重要场所,社区室外环境设计对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具备极其重大意义。然而,由于规范标准的要求,现有社区的室外环境往往更多地考虑无障碍设计,适老化的设计相对不受重视,容易流于形式和概念,没有深入挖掘老年人的真正需求,如日常活动、情感需求等,更谈不上促进老年人社会交往。本文在分析现有社区室外环境中适老化设计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老年人社交情感的相关理论与实验研究,归纳老年人在社区中的情感与精神需求,并结合近15年对北京某社区持续跟踪调研的经验,通过跟踪法、结构性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从场地规划、设施装置两方面探讨营造良好社交氛围的空间环境设计思路,以期为今后老年友好社区环境的改造与设计提供启示与借鉴。
在2020年4月16日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将继续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计划于2020年改造各地老旧小区3.9万个,是2019年改造数量的2倍。在本轮老旧小区改造的契机下,探究如何营造具备良好社交氛围的老年友好社区,能提前为马上就要来临的深度高龄化社会准备好,避免未来反复多次改造带来人力物力上的浪费。
一些新建小区在总平面图中或者某些特定的视角创造新颖的设计点吸引眼球,增强冲击力,也为住户带来了美的感受。然而,在老年人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这些新颖的形式反而给社交及正常的社区活动带来很多障碍。
下图所示是某社区内整齐排列的方形构图的树凳,实际使用中发现光滑的面砖和坚硬的转角处理,让老人休息时的舒适度不高,其布置形式也不利于形成围坐交谈的交往气氛。
调研中发现,部分社区将老人和儿童的活动空间作为独立的设计对象分别进行创造性设计,但是二者距离较远,缺乏良好的互动,使得老幼活动被割裂开来。如图下所示,某社区的儿童游戏沙坑与老年人健身器材相隔较远,沙坑旁缺少为老人设置的休息座椅。
1987—2000年间,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研究人员对1 203名认知能力良好的老人进行了平均3年的随访和实验,发现那些社交活动不够频繁、社会网络关系较为局限的老人,患认知症的风险平均增加60%。
心理学领域对于社会护航理论的相关研究表明,老年人的社会关系网络就像“护航者”,在步入老年后为老年人个体提供支持,以应对变老所产生的压力。
在社会情感选择理论的研究中发现,随年纪的增长,老年人会选择缩小社会关系网络,偏向于选择他们熟悉的、能够让他们感到愉悦的社交关系和伙伴。
社区环境设计应当支持老年人社交生活的哪几个方面?笔者对国内外相关学科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进行梳理后,尝试归纳出老人在社区中社交需求的5个层次。
本文以笔者生活居住的社区为例,深入挖掘社区室外环境设计对老人社交关系的影响。调研社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建成于2005年,建成后笔者是第一批入住的业主之一。以下将从场地规划、设施装置两方面做分类讨论。调研社区由5个楼栋组成,南侧的5号楼为商住两用,其余4栋为住宅,共同组成了围合式的布局。自南向北纵向来看,室外活动场地主要被楼栋划分为3个区域,将其自南向北分别命名为A区域、B区域、C区域,重点分析其使用状况及对老年人社交关系的影响。
在长期的观察中,笔者在营造良好社交关系的室外环境设计方面发现了很多规划层面的现象。通过位置关系的纵向(南北向)、横向(东西向)两个维度,分别比较活动空间的人气活跃程度、交往活动氛围,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场地规划促进老人在社区中的社交活动。
在该社区中,由于楼栋高度和日照间距的要求,规划设计中A区域活动场地的面积大于B、C区域。因此,有机会在A区域设置多种功能的场地。当天气好的时候,这里常常聚集了比较多的老人和儿童活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B、C区域多数时间处于无人活动的状态。
经过长期观察,笔者发现3个区域的人气差异来自两方面因素。一方面,B区域主要设置休息凉亭、C区域主要设置健身器材,功能都比较单一,难以积聚人气。另一方面,B、C区域相对远离社区的主要出入口,人流量较小,交通和视线都不够通达。而A区域提供了静态活动空间、动态健身器械、儿童活动空间、通用广场、景观园林等丰富的活动场地,为老人留有多样的选择余地,实现多种社交模式。所以A区人气一直较高,春、秋季的白天这里常常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由于A区域的面积较大,规划设计中将其分成3个主要的活动场地,分别为西侧儿童游乐区(A1)、中心广场(A2)、东侧休息区(A3)。
其中,西侧儿童游乐区(A1)在规划中将老人的健身场地和儿童的游具场地共设一处,许多老人一边看护孩子,一边做健身活动或者交谈休息。中心广场(A2)则创造了较为开阔的多功能活动场地。这些场地在规划上互相连接、彼此通达,带来了较高的人气,有利于社交活动的发生。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侧休息区(A3)一直处在无人活动的状态。造成此现状的原因主要在于此处的空间相对孤立,与其他活动场地缺乏连接,同时地面上设计了复杂曲折的水系和碎石铺装,也导致老人进入和行走多有不便,并且缺少停留的空间。
由此带来的启发是,在社区室外环境的设计规划上,不同活动主题的场地可以相邻布置,形成“广场群”,场地之间能互相守望。
社区中,中心广场(A2)的位置设置在主要人员流线的交汇处附近,是最核心的活动场地。以秋季天气较好的一天为例,上午时间段,女性老人在此排练舞蹈;下午时间段,老人陪伴儿童在此嬉戏玩耍;傍晚时间段,刚放学的儿童与老人在此打球;天黑之后,年龄稍大的儿童在此骑滑板车、自行车等。
综上,活动场地的位置规划宜邻近小区内的主要步行道路,方便老人从社区中的不同位置接近和使用,以此吸引行经的老年人和社区居民参与活动中,并促进他们交流。同时,也需要注重视线的畅通,避免被树木等障碍物遮挡而过于隐蔽。
在西侧儿童游乐区(A1)区域中,由于老人的健身场地与儿童游戏场地结合布置,二者紧密相邻,使老人能够一边看儿童游戏,一边进行锻炼活动。这种方式更方便老幼之间的代际互动,尤其有利于建立群体的社交关系。
此外,笔者还发现小到一个座椅的布置也会对人们的交往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西侧儿童游乐区(A1)中,2014年社区增设环境设施时在沙坑旁增加了座椅,但在安装时可能认为应面向更大的空间,所以将座椅背对沙坑设置。然而实际使用中,大部分儿童和老人都聚集在沙坑一侧,家长为了能让孩子始终在自己视线之内,必须反过来跨坐在长椅上。
这一有趣的现象使我们认识到,社区中将老幼活动空间相结合布置时,一定要优先重视人与人之间互动活跃的位置方向,创造彼此面对面的条件。
该社区在2005年竣工时,笔者居住的4号楼1单元门前还没有设置休息座椅,但由于老人们在此处陪伴较小的幼儿时需要有坐凳和摆放物品的地方,他们开始自发搭建坐凳。从2007年拍摄的照片能够正常的看到,单元门口的步行道旁有居民用简易的材料搭建的条状坐凳。在2012年拍摄的照片上能够正常的看到,此处居民自发搭建的座椅已经变成了两个,老人孩童在此能够形成多人围坐的气氛。2014年,社区在之前居民自发搭建的位置对面安装了两个固定的长椅。虽然座椅的舒适度得到了提升,但新的位置不如之前在道路交叉口处视线通透和通风良好。
居民自发搭建休息座椅的现象给我们大家带来的启示是,人们在选择休息空间的时候,一般会本能地综合平衡各项条件,在不断的调整中,智慧地找出一个最优解。
2016年前后,社区将西侧儿童游乐区(A1)区域的部分健身器材设施拆除,换成固定式的象棋棋盘桌。然而在随后的观察中,笔者发现基本上没有人使用这一些棋盘桌。
笔者了解到老人们不喜欢使用固定棋盘桌的问题大多有3个:首先,“它很脏”;其次,“它很硌”;最后,更重要的是“这里没人愿意围观”——周围没提供围观人休息的座椅,也没有遮风挡雨的设计。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固定式棋盘桌也不是完全被闲置。一些老人创造性地将其利用,把孩子放在桌面上玩耍。
这些现象说明,社区应当配置一些可以多功能使用的装置,让人们自由地、创造性地使用,避免将装置的用法固化。
社交是老年人在社区生活中的重要需求。社区室外环境的设计应避免追求带来的浪费,而应关注老年人的精神层面,考虑他们的社交需求,从丰富多样、通联可达的场地规划,老幼合宜的代际互动空间,灵活可变、满足居民自发性的设施装置设计等方面,促进老人之间、老幼之间的社交关系。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动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借社区环境改造的机会,不但要做好无障碍等方面的改造更新,也要为社区老人营造良好的社交环境,从而真正推动老年友好社区的建设,迎接老龄化、高龄化社会的到来。
详情请关注《上海城市规划》2020年第6期《营造良好社交氛围的老年友好型社区室外环境设计研究——以北京某社区的持续跟踪调研为例》,作者:周燕珉、王春彧,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全文收录、《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收录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